今天是:

业务模块

政策法规

+更多

扶贫通报

当前位置:首页->扶贫通报

锡盟关于旱灾对脱贫致贫返贫的影响报告

发布时间:2017-07-03 文章来自:锡盟扶贫办

  

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,辖2个县级市、9个旗、1个县、1个管理区土地总面积20.3万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04万。农牧民14.4万户、45.1万人。2017年牧业年度牲畜总数1623万头只,农作物播种面积380万亩。2016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1045.5亿元,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5.3亿元,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090元。全盟有太仆寺旗、正镶白旗、苏尼特右旗等3个国贫旗县和阿巴嘎旗、苏尼特左旗、镶黄旗、正蓝旗、多伦县等5个区贫旗县。截止2016年年底,全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48户、16256人。

一、2017年旱灾整体情况

今年入春以来,全盟有效降雨较少,气温偏高,旱情较重。根据盟气象局2017年3月1日至6月11日的统计数据,全盟平均气温7.6℃,较常年同期值偏高1.9℃;其中中西部地区8~10℃,其余地区5~7℃。降水量为:太仆寺旗累计降水量78.6毫米,多伦累计降水量63.3毫米,乌拉盖、镶黄旗、正镶白旗、正蓝旗累计降水量40.1~46.6毫米,锡林浩特、西乌珠穆沁旗累计降水量23.9~27.3毫米,其余地区累计降水量15.1~19.8毫米。其中太仆寺旗、多伦接近常年同期值,乌拉盖、二连浩特、镶黄旗较常年同期值偏少13~19%,其余地区偏少36~63%。

截止目前,我盟东乌珠穆沁旗西部、锡林浩特西北部、阿巴嘎旗大部有重度干旱,西部地区及东乌珠穆沁旗中部地区和西乌旗的西部地区有中度干旱,镶黄旗北部和正镶白旗北部、正蓝旗北部有轻度干旱,其余地区墒情较好。

 

附图  6月上旬锡盟地区旱情分布示意图

根据有关部门统计,全盟受灾面积为草牧场1.88亿亩、农作物105万亩,共有70个苏木乡镇(场)、647个嘎查村的6.2万户、27.1万人,643万头只牲畜受旱灾影响。旱灾导致农牧户牲畜饲喂期延长,饲草价格又较高,加之缺水较重,大幅增加了饲养管理成本。

二、旱灾对减贫形势的影响分析

全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灾致贫4122户、因病致贫2716户、因残致贫810户、因学致贫447户,因为我盟农牧区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导产业,受自然灾害较多,因灾致贫是最大的致贫因素,占贫困户总数的54.6%。

今年以来,我盟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顺利,产业扶贫、易地扶贫搬迁、金融扶贫、健康扶贫等工作按原计划顺利进行,“三到村三到户”项目资金、金融扶贫贴息资金、易地搬迁项目资金等陆续下拨到项目旗县。在8个贫困旗县中,受灾贫困人口有12235人,占贫困人口总数的75.2%。贫困人口基础设施条件较差,更容易受灾。由于旱灾,阿旗北部等重旱区牛羊至今吃不饱,还在饲喂草料,部分牧户高价租赁草场走场,从而大幅增加了生产成本。如继续干旱,严重影响牲畜膘情,影响牲畜出栏价格,从而影响农牧民收入。到储草季节时,因饲草产量减少,饲草价格可能上涨,大大提高牲畜过冬成本。农田方面,因降水量少、气温较高,旱作物产量大幅减少,水浇地灌溉成本大幅增加,影响农牧民收入。

三、工作措施及政策建议

据气象部门预测,我盟旱情可能会持续加剧,将对牲畜保膘增重、及时出栏加工带来造成影响,且极有可能推涨饲草料价格,增加生产成本,农牧业经济形势较为严峻。盟委、行署将会加强领导,积极采取措施,最大限度保障农牧业稳定和农牧民生产生活。

一是进一步抓好抗旱自救。在下达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专项资金2285万元的基础上,紧急安排3000万元盟长预备金,专项用于抗旱救灾工作。新建机电井94眼、供水基本井164眼、其他水源工程410处,并充分发挥已建成的400余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作用,及时为饮水困难群众提供水源。下派专业服务队140余人,积极为农牧民维修水源井、更换潜水电泵等,着力保障用水需求。抢抓一切降水有利时机,成功实施地面火箭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50余次。强气象监测,多渠道发布预测预警信息,实时了解掌握农牧户生产生活情况,严格落实带班值班制度,强化指挥调度,引导群众科学防御和应对。下一步加紧推进抗旱应急水源工程,尽早投入使用,并发挥好现有水利设施抗旱作用,优先保障人畜饮水和农牧业生产。加强水利抗旱服务队伍建设,做好送水、维修改造水利设施等工作;抢抓一切降水有利时机,实施人工增雨作业。适时深入农牧户调查了解旱情和饲草料短缺情况,落实抗旱物资和资金,着力保障农牧民正常生产生活需求。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发布高温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,引导公众合理防御和科学应对。

二是积极组织牲畜出栏加工。目前,我盟阿巴嘎旗、苏尼特左旗、苏尼特右旗、锡林浩特市等地部分企业已陆续加工牲畜。羔羊活体收购价格每斤9元左右,羔羊酮体收购价每斤23元左右,较去年略有提高。但是,主要受旱情影响,今年出栏羊膘情较差,牧民普遍存在惜售和等待观望心理。抢抓羊肉价格上涨有利时机,帮助牧民算帐和分析行情,督促引导早出栏、多出栏。积极协调肉食品加工企业,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,督促其早开工、多生产。加大支持力度,搞活交易市场,提高活畜交易量。

三是统筹做好饲草保障。积极协调草业合作社和饲草经营企业,首先搞好盟内调剂,帮助缺草农牧户,特别是受灾农牧户购置饲草;保护好现有打草场、高产饲料基地,为秋季打储草做好准备;有组织地到周边地区联系调运饲草,适当进行补充供应;继续积极推进国际合作,稳定蒙古国毗邻地区饲草进口;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,严格控制饲草外调。

四是持续推动转型升级。以抗旱救灾和出栏加工为契机,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组织动员,着力推动农牧业转型升级。大力组织实施“减羊增牛”战略,推动产业结构调整,减轻草场压力,促进农牧民增收。有计划地实施打草场和“三化”草场治理工作,逐步改善和提高草地质量和植被盖度,有效保障草地生态功能。深入开展农村牧区算账理财活动,引导零散、分散的和处于盈亏平衡点之下的农牧户,以合作社为基础,主动参与草场和生产资料整合,积极推动规模化养殖,集约化生产。

五是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。旱灾对农牧民尤其贫困人口的最大影响是增加生产生活成本,减少牲畜出栏收入。因此,对于经营畜牧业的牧户来说,短缺周转资金是最大困难。下一步在抗灾保险和金融扶持方面加大力度,最大程度控制因灾致贫现象发生。完善金融扶贫机制,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,进一步扩大牛、羊、粮食、蔬菜等农产品政策性保险范围。完善担保体系建设,为贫困户、农牧民合作社提供信贷担保。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,适当降低放贷条件,并降低扶贫贷款利率,适度延长贷款期限,提供可自主选择期限的中长期贷款。同时,根据农牧户发展产业的实际,可给予适当的贴息补助。

 

网站首页 |  机构设置 | 政策法规 |  扶贫规划 |  机关党建 |  文件下载 | 

锡林郭勒盟扶贫开发办公室  蒙ICP备06002797号